嗨!大家好,我是 Cassandre, 今天的『食不相瞞』,我們要來跟大家分享一道非常大人味的日本復古甜點:昭和硬布丁。(Showa-era Style Caramel Pudding, 昭和硬めプリン,Purin プリン)
日式布丁,一直是很多人從小喜歡到大的一個小甜點,繼珍珠奶茶的熱潮後,日本人最近開始迷上了在昭和年代盛行的硬布丁,包括星乃珈琲店、muji Café, 星巴克都推出了昭和風硬布丁的甜點跟飲品,更不用說有多家走懷舊復古風的咖啡廳,更是推出自家版的昭和布丁(固めプリン)。
這款日式硬布丁在脫模後,上層擠一圈香緹鮮奶油(Crème Chantilly),再放上一顆鮮紅可愛的糖漬櫻桃,既懷舊又優雅,這是昭和布丁的招牌外觀。
不同於強調入口即化才是王道的軟嫩雞蛋布丁,昭和硬布丁的口感更顯紥實綿密,味道非常濃厚噴香,而焦糖醬會略帶一點淡淡的微苦,剛好與帶甜味的布丁與香緹奶油達到味蕾上的美妙平衡,這也是它迷人的地方。
在這次的食譜裡,我們特別在布丁液裡摻了少量的蘭姆酒,一口吃下時嘴裡滿溢著淡雅迷人的蘭姆酒香氣,是屬於大人的味道,如果是要做給家裡的小朋友享用,建議可以用香草精或蜂蜜來取代,希望大家會喜歡這次的食譜。
一併推薦給喜歡布丁的朋友:
復刻法國甜點大師的焦糖烤布蕾 (Crème Brûlée)、
既有軟嫩布丁又有香濃蛋糕的焦糖布丁燒、
結合煉乳與布丁的巴西版焦糖煉乳布丁、
復刻米其林大師侯布雄的巧克力烤布丁、
法國古早味:法式米布丁
日式昭和布丁食譜與做法
日式昭和布丁的食材表
布丁杯容量:滿水位140ml,份量:約 4 杯布丁
☞ 焦糖
- 細砂糖 50g
- 水 12g
- 熱水 25g
☞ 布丁
- 雞蛋 2顆
- 蛋黃 2個
- 全脂牛奶 165g
- 鮮奶油 60g
- 細砂糖 40g
- 蘭姆酒 2g
- *香緹鮮奶油跟糖漬櫻桃少許,裝飾用
使用我們的甜點熱量與營養標示計算機,查看這個食譜的營養標示資訊。
昭和硬布丁做法步驟
- 先來做焦糖:在有深度的厚底鍋加入50g砂糖跟12g的水,以中小火煮到糖完全融化,期間絕對不要攪拌
- 當糖色出現淡淡的琥珀色,轉小火再煮個幾秒鐘,由於這次的焦糖要略帶淡淡微苦,可以等糖色再變深一點點關火
- 關火後,在焦糖中加一小撮鹽,再把準備好的 25克熱水倒入,但請跟鍋子保持距離,焦糖一定會噴濺,要小心,所以建議要使用深鍋
- 將焦糖緩緩倒入備好的布丁杯中,放涼後送進冰箱冰10分鐘
- 接著來做布丁:準備一個小鍋,倒入165g的牛奶、40g的糖跟 60g的鮮奶油,加熱到 60ºC的溫度即可(加熱過程要不時攪拌,60ºC的溫度,大約是滴一滴在手背上,會覺得燙,但不至於不能忍受的溫度)
- 打發盆裡加入2顆全蛋、2個蛋黃,用打蛋器打散均勻(打散就好,不要打發喔)
- 將 60ºC 的溫牛奶慢慢且分次的加入蛋液中,倒的同時也要一邊同時攪拌,直到與蛋液完全混勻,加入蘭姆酒,攪勻
- 若表面泡泡較多,可以用一張廚房紙巾覆蓋貼合表面,再緩慢移除,這樣可以消除泡泡
- 用比較細的篩網過濾1-2次
- 組合:將布丁液倒入裝有焦糖的耐熱布丁杯裡約八分滿,覆上錫箔紙,並在上面戳幾個洞
- 把杯子放在有一點深度的器皿或烤盤上,注入約 80ºC 的熱水至布丁杯的一半高度左右
- 烤箱預熱 120ºC, 水浴法烤 55~65 分鐘,或烤到表面完全凝結,輕輕搖晃不會有流動感就可以了
- 出爐後,讓布丁放涼後再送進冰箱冷藏過夜
- 冰過後,可以用熱水浸一下布丁杯,幫助底部的焦糖軟化,然後取一把利刀在布丁杯內緣畫一圈,幫助布丁脫模
- 在布丁上擠上打好的香緹奶油,並放一顆糖漬櫻桃,充滿大人味的昭和硬布丁就完成了
詳細的製作步驟可參考影片:日式古早味 昭和硬布丁
製作昭和硬布丁常見問題與注意事項
昭和硬布丁(昭和プリン)是近年大受歡迎的復古日式甜點,但其實在家庭製作時,經常會遇到許多困難與常見失敗點。以下整理出最常見的 FAQ 與實用解決方法,讓你做出完美的日式硬布丁。
為什麼焦糖常常煮失敗?太苦、太硬或無法凝固怎麼辦?
煮焦糖時絕對不能攪拌,只需靜置加熱糖和水,待顏色轉為琥珀色時就可以關火。若想呈現日式硬布丁特有的微苦風味,可稍微等色澤變深一些再熄火。
建議使用厚底深鍋來煮焦糖,一方面加熱較均勻,也能避免加水時因高溫激烈噴濺造成燙傷。
焦糖太硬:主因是煮太久。當焦糖開始上色後,顏色變化非常快,從淺琥珀轉為深琥珀可能只需幾秒,且關火後鍋內餘溫仍會持續加熱,所以務必要提早留意顏色變化,避免過焦。
焦糖太淡或無法凝固:多半是煮得不夠久,尚未達到上色階段就離火。這種情況建議再多煮幾秒鐘,觀察是否轉為較深的琥珀色再關火。
脫模的時候布丁會破掉或沾黏杯子,怎麼解決?
冷藏定型後的布丁,建議先將模具底部泡入熱水幾秒鐘,然後再用細刀沿杯緣插入。重點是底部,要盡可能地讓布丁與容器底部之間進入空氣,這樣布丁就會自然脫落倒出,大家不知道有沒有印象,以前買的市售布丁,在他的塑膠容器底部有一個小突突,把那個凸起的剝掉,讓空氣進入底部,布丁就可以順利脫模了,所以重點在底部,而不是周圍。插入刀子後,輕輕撥動布丁底部,把布丁撥歪一點,讓空氣進去,比較容易成功。
有些作法會建議在布丁杯內壁塗一層薄薄的奶油或植物油,有助於脫模時讓布丁更完整、表面更平滑。我們實際製作時沒有這樣做過,不過對於脫模總是失敗的朋友來說,可以試試看這個方式。
布丁裡面有很多氣泡和孔洞,是哪裡做錯了?
- 蛋液不要打發,只需輕輕打散即可,過度打發會產生太多氣泡,導致布丁內部孔洞粗大。
- 牛奶加熱約至 60°C(手背滴一滴覺得燙但不至於燙傷)即可,溫度過高會讓蛋液產生顆粒狀結塊。
- 蛋奶液倒入模具前務必過篩 1~2 次,並移除表面浮泡。若泡泡多,可用廚房紙巾貼上再揭下的方式去除。
布丁怎麼烤都不凝固,一直水水的,是溫度不夠嗎?
布丁烤很久還是水水的,通常有幾個原因:
- 烤箱實際溫度偏低。建議將設定溫度提高 5~10°C,或延長烘烤時間。曾有網友回饋說,因為家中烤箱溫度偏低,烘烤近兩小時才完全凝固。
- 水浴溫度不足:注入的水建議為 80°C 以上熱水,水位約至布丁液的一半高度為宜。
- 此食譜採用低溫長烘方式,能製作出滑順無氣孔的布丁,但對溫度與時間的掌握也更嚴格。
布丁吃起來有蛋腥味或太單調,要怎麼改善風味?
為了提升香氣與層次,可加入少量蘭姆酒、香草精或蜂蜜。若家中有小朋友不喜歡酒味,也可改用香草莢替代。
此外請確認所使用的蛋夠新鮮,蛋奶液混合時也不要過度打發,以免產生蛋腥味。
布丁底部焦糖冷藏後變硬塊或不見了,是失敗嗎?
焦糖變硬塊:代表煮得太久或加入的水太少,冷卻後就會像糖塊凝結。
焦糖融入布丁中:有可能是焦糖太稀、煮得不夠久,或是還沒完全冷卻就直接倒入蛋奶液所造成。
建議在倒入布丁液前,先將煮好的焦糖模具放入冰箱冷藏 10 分鐘,等完全凝固後再進行下一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