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都咖啡廳推薦|Stumptown Coffee Roasters — 新風館 × ACE Hotel 的第三波咖啡體驗

Stumptown Coffee 店面很低調,只有牆上掛著一行不太招搖的英文店名
Stumptown Coffee 店面很低調,只有牆上掛著一行不太招搖的英文店名

每次到京都河原町一帶辦事或採買,大腦中好像都自動設定了固定的導航路線:該做的事都辦完了之後,就會先從寺町通新京極商店街繞一圈,再晃到八百一超市看看,最後慢慢走到新風館。不管是吃飯、隨意逛逛,還是純粹為了走路,這條路線不僅熟悉,而且隨便都能達成每天至少 8 千步以上的目標。只是每回經過新風館一樓Stumptown Coffee Roasters,不知道為什麼總是純粹路過,從沒想過要進去坐坐。

一直到今年八月底的某個猛暑午後,突然心血來潮,決定試試這間看過無數次卻總是錯過的咖啡廳。

Stumptown Coffee Roasters 的店面其實很低調,只在面向新風館中庭的牆上,斜斜的掛著一行不太招搖的英文店名。原本打算在店裡找位子坐下,走進去之後發現空間比想像中小,座位也多是面牆的長桌和高腳椅,感覺更像是屬於外帶或短暫停留的類型風格店。繞了一圈,這才意識到,喔!原來咖啡和點心也能端到旁邊的 ACE Hotel 大廳享用

那天點了一杯燕麥奶拿鐵、一杯美式咖啡,還有一個法式葡萄酥。咖啡順口,麵包烤得香酥,背景播放的輕柔音樂讓人忍不住慢下來。整體氛圍介於飯店與咖啡館之間,既輕鬆,又很顯格調。

老實說,我一向不太習慣在飯店大廳喝咖啡,總覺得那種氛圍過於正式,帶著厚重的商務感,難免讓人拘謹。但 ACE Hotel 的大廳卻完全顛覆了這種印象:挑高又開放的空間充滿設計感大量運用京都杉木、手搥銅、氧化鐵與預鑄水泥等異材質,營造出「有機與無機」交融的獨特質感。牆上掛滿來自日本與美國西岸的當代藝術作品,而靠窗的沙發區更是讓人一坐就不想起身。
特別是那些從這棟京都中央電話局老建物中,保留下來的高拱窗與厚實磚牆,如今成了陽光灑入、氣氛自在的最佳角落,完全沒有傳統飯店那種距離感。整個大廳和咖啡廳自然連成一氣,以現代幾何網格立面呼應町屋建築的語彙,在歷史脈絡中注入了新的活力。無論是 ACE Hotel 的房客,還是路過京都新風館的旅人,走進來都能自在坐下,毫無違和。

除了沙發區,大廳還有一張大長桌,很適合想打開電腦工作的人。桌上設有插座,常能看到有人在那裡專心敲鍵盤。對我來說,這裡不只是隨興歇腳的地方,也是個能安心工作的小天地。


Stumptown Coffee Kyoto:京都新風館裡的第三波咖啡先驅

店內的座位不算多,多是面牆的長桌和高腳椅
店內的座位不算多,多是面牆的長桌和高腳椅

坐在 Stumptown Coffee 的沙發區,一邊喝著我的拿鐵,一邊看著來來往往的旅人,四周的空間設計、音樂氛圍都讓人隱隱覺得這間咖啡店似乎不太一般。於是忍不住 Google 了一下,才發現原來 Stumptown Coffee Roasters 的確不那麼一般。

Stumptown Coffee 是 1999 年由咖啡迷 Duane Sorenson 在美國波特蘭創立的;「Stumptown」這個名字,則是源自於波特蘭這座城市的外號。19 世紀時,因為波特蘭快速開發、森林砍伐而到處是樹樁(Stump),因此被稱為樹樁城 “Stumptown”。品牌名稱不只展現品牌發源地的地方性格,也呼應了它對產地精神與職人堅持的重視,後來更被視為第三波咖啡浪潮的重要推手之一。

Stumptown Coffee 主張咖啡不只是提神飲料,而是像葡萄酒一樣,需要在意產地特色、處理方式和烘焙細節。他們最具代表性的做法是 Direct Trade(直接貿易)——跳過中間商,直接和咖啡農合作,讓品質更透明,也確保小農能獲得合理收入。

因為這樣的理念,它常和 Blue BottleIntelligentsia 並列為第三波咖啡的「三巨頭」。另外還有一支幾乎成為品牌代名詞的配方豆 Hair Bender

Hair Bender 這個名字很有趣,因為 Stumptown Coffee 最早的烘豆設備,是設在一間名為 Hair Bender 的舊理髮廳裡,於是直接用這個名字替這支經典豆命名。風味裡帶著黑巧克力、櫻桃、太妃糖與柑橘,是許多咖啡館義式飲品的基底。

更有意思的是,當 Stumptown Coffee 第一次走出美國、進軍亞洲時,並沒有選擇東京或首爾,而是落腳在京都——這座以傳統工藝和細膩生活著稱的城市,恰好也呼應了它對咖啡的態度。

什麼是第三波咖啡?

第三波咖啡是指一種強調「從種子到杯子」(From seed to cup)的精品咖啡運動,注重咖啡豆的產地、處理方式、烘焙與沖煮過程的細節,並將咖啡視為一種藝術和體驗,而不只是提神飲料。

簡單說,咖啡的發展大致可以分成三個階段:

  • 第一波(First Wave):講求普及與便利。這時候速溶咖啡、罐裝咖啡開始流行,咖啡成為人人都能輕鬆取得的日常提神飲料。
  • 第二波(Second Wave):品牌與體驗。星巴克就是典型代表,咖啡館不只是買一杯飲料,而是塑造一種生活方式。大家開始習慣喝拿鐵、卡布奇諾,但對豆子的來源和品質還沒有太在意。
  • 第三波(Third Wave):回到品質與工藝。這一波開始把咖啡當作「精品農產品」來看待。咖啡師就像釀酒師一樣,強調產地、風味、烘焙和沖煮的細節。常見的特色有單一產地(Single Origin)、直接貿易(Direct Trade)、手沖或愛樂壓等方式,重點在於讓每一杯咖啡展現它獨特的風味。

因此,所謂的「第三波咖啡」,其實就是讓你知道自己喝的咖啡來自哪裡、為什麼有這種味道。而 Stumptown Coffee Roasters,正是這股潮流的先驅之一。


京都咖啡文化 × Stumptown

Stumptown Coffee 跟 ACE Hotel 的大廳是共享空間,除了沙發區還有一張大長桌
Stumptown Coffee 跟 ACE Hotel 的大廳是共享空間,除了沙發區還有一張大長桌

京都,這個有日本咖啡之都美名的城市,咖啡館的密度高得驚人,從復古老店 イノダコーヒ、文化沙龍 フランソア喫茶室、百年町屋的 Sweets Cafe KYOTO KEIZO、百年洋樓 Gospel Cafe,到現代感十足的 %Arabica,或舊或新,各自吸引著死忠愛好者。也許正因如此,Stumptown Coffee 沒有開在東京那樣節奏緊湊的大都會,而是挑了京都——這個步調更慢、生活細節總是被放大的咖啡城市。

更特別的,它坐落在 ACE Hotel Kyoto 一樓。這棟飯店所在的新風館,其核心部分其實是 1926 年由建築師吉田鐵郎設計的「京都中央電話局」,典型的大正時代紅磚洋館,也是當年京都邁向現代化的重要象徵。紅磚立面與拱形窗柱曾是烏丸通上的地標,見證了昭和、平成到令和的城市變遷

如今的改造由隈研吾 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監修,室內設計則交由美國的 Commune Design 操刀。他們將舊有結構與新元素「縫合」在一起,創造出既保留歷史氣息又帶有現代感的空間。隈研吾特別提出「街道貫穿建築」的概念,利用兩條步行通道讓新舊建築彼此串連,建築不再是封閉的盒子,而是街道的延伸。這設計呼應了京都町家的「通り庭」(貫通庭院),也展現了 ACE Hotel 打造「城市公共客廳」的理念。

整體設計以「現代與過去的濃密之庭」為主題,讓近百年的紅磚電話局獲得新生,揉合國際設計語彙、在地自然元素與歷史故事。Stumptown Coffee 就在這樣的空間裡,成為既隨性又時髦的一個角落。


Stumptown Coffee 菜單一覽|精品咖啡與現做糕點體驗

坐在沙發區欣賞人潮川流來往,感受 ACE Hotel 的「城市公共客廳」的空間感
坐在沙發區欣賞人潮川流來往,感受 ACE Hotel 的「城市公共客廳」的空間感

雖然 Stumptown Coffee Kyoto 的標準菜單上只列出咖啡、茶飲與霜淇淋,但店內其實也能享用糕點與小點心。這些甜品並非固定收錄在菜單裡,而是由 ACE Hotel 內部的專屬甜點團隊現場製作,提供每日新鮮出爐的選擇,例如可頌、甜甜圈等。有時店內會隨季節推出限定口味甜點(如柚子甜甜圈Strawberry Donut),由 ACE Hotel 主廚Stumptown 協作,帶來更精緻而獨特的咖啡+糕點體驗,也是常客「造訪理由」之一。


Stumptown Coffee 京都店 Must Drink & Eat

對於喝慣義式咖啡的我們而言,它們的飲品有一定水準,甜點也表現不俗
對於喝慣義式咖啡的我們而言,它們的飲品有一定水準,甜點也表現不俗

Stumptown 京都店除了咖啡,其實也有不少「固定會被點名」的飲品與點心。

必喝咖啡

  • Hair Bender 配方豆:是濃縮(Espresso)、拿鐵和美式的基底,帶有黑巧克力、櫻桃、太妃糖與柑橘風味,被很多咖啡迷視為經典。
  • 燕麥奶拿鐵(Oat Milk Latte):咖啡的醇厚和燕麥奶的自然甜味結合,口感順滑,算是京都店很受歡迎的選項。
  • 冷萃咖啡(Cold Brew):帶有清爽果酸和乾淨層次,夏天時特別有人氣。
  • 限定特調:偶爾會有柚子、黑七味風味的創意飲品,算是京都店的小驚喜。

必嚐點心

  • 柚子甜甜圈(Yuzu Donuts):酸甜清爽,在網路評價裡幾乎是一致好評。
  • 葡萄酥麵包:這次我點的就是這款,外皮酥脆、葡萄乾香甜,搭配拿鐵很合拍。
  • 可頌(Croissant):層次分明、奶香濃厚,也是常被提到的經典選擇。
  • 黑七味餅乾:把京都名產香辛料融進餅乾裡,甜中帶辣,很有記憶點。
  • 偶見鹹食:像可頌三明治,甚至有人分享過「九條蔥與吻仔魚雞蛋三明治」這樣的隱藏款。

看過這些介紹後,我自己也默默列了一份「下次再訪清單」:夏天一定要試試冷萃,搭配一個柚子甜甜圈;天氣冷的時候,可能會點薑餅拿鐵,再來一塊黑七味餅乾。這樣想一想,好像已經替下一次的午後找好了理由。


Stumptown Coffee 京都 ACE Hotel 店|店家資訊


結語:一杯咖啡,一座城市

對我來說,Stumptown Coffee 京都店不只是「喝咖啡」的地方,而是一個讓人感受文化交流的場域。作為一個住在京都的外國人,我特別喜歡這種「全球品牌 × 在地文化」的融合。

在這裡,你可以帶著電腦寫一天的日記,也可以靜靜坐在沙發上觀察世界各地的旅人。當手裡的拿鐵香氣與葡萄酥麵包的甜香交織時,我覺得自己同時置身於波特蘭與京都。

如果你正在計劃京都旅行,想體驗一間結合精品咖啡、設計建築與在地特色的咖啡館,Stumptown Coffee Roasters 京都店絕對值得你加入清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