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古屋咖啡廳推薦|「喫茶 宮町」,在百年旅籠喝咖啡,感受江戶與大正的懷舊時光

沒有醒目的招牌,只有一盞寫著「宮町」兩字的小燈籠靜靜地掛在門前
沒有醒目的招牌,只有一盞寫著「宮町」兩字的小燈籠靜靜地掛在門前

如果不是因為距離蓬萊軒鰻魚三吃的預約時間還有一個半小時,我們大概不會注意到這家藏身於附近、低調又隱密的咖啡館—「喫茶 宮町」。
他的外觀幾乎就像是間尋常的老宅,沒有醒目的招牌,只有一盞寫著「宮町」兩字的小燈籠靜靜地掛在門前,就像是只為熟門熟路的老朋友而存在,完全體現了日本的「隱れ家」文化

這棟木造建築原是一間百年旅籠,至今仍保留著舊時風貌,無論是窗框、屋瓦還是格子門,每一處都充滿歲月的韻味。
一開始,我們在門口觀望了許久,反覆端詳這棟木構老屋,心想:「這應該是咖啡廳或喫茶店吧?還是間老旅館?」但因為它實在太低調,從外頭根本看不出裡面的模樣,我們遲遲不敢推門而入。直到兩位老太太從裡頭走出,門被打開了一下,這才瞥見內部,果然是間氛圍極好的咖啡館,也因此鼓起勇氣走了進去,結果這家店,毫無疑問成了這趟名古屋之旅中,最讓人驚喜的喫茶店。


從旅籠屋到咖啡店的百年傳奇

渡船口「七里の渡し」,是整條東海道中規模最大的宿場町之一
渡船口「七里の渡し」,是整條東海道中規模最大的宿場町之一

想要來聊聊這家店的話,那麼就一定要從他所棲身的這個建築物說起。

這棟木造老屋,是昔日知名的百年旅籠—伊勢久いせきゅう(Isékyū)。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江戶時代,當時是專門接待往來的旅人。後來隨著時代變遷,「伊勢久」的身分也跟著改變——曾經做過下宿屋げしゅくや(提供簡單餐食與住宿的寄宿型租屋)、男子寮だんしりょう(男性專用的集體宿舍),甚至還當過小學的臨時教室。一路走來,這棟房子轉換了不同的角色,來應對不同的時代,也讓這棟建築積累了豐富且深具故事感的「人生」歷史。

江戶時代,東海道是當時最重要的陸路幹道,連接江戶(今東京)與京都,全長約四百九十公里。沿線設有五十三個宿場驛站,供旅人休息與過夜,這條路線因此又被稱為東海道五十三次とうかいどう ごじゅうさんつぎ。「五十三次」中的「次(つぎ)」在日語中,指的即為每一處驛站或宿場,這些驛站不僅提供住宿服務,還是貨物運輸、資訊交流和地方經濟活動的重要節點。

而這個位於愛知縣熱田區的「宮宿」,就坐落在堀川旁,靠近當年重要的渡船口「七里の渡し」,是整條東海道中規模最大的宿場町之一。根據天保十四年(1843年)的紀錄,當時宮宿有多達247到248家旅籠,是南來北往的大名與旅人的重要中繼站,可以遙想當年此地的熱鬧景象。

宮宿在參勤交代時期是幕府大名的必經之地,將軍德川家光也曾駐留於此,當地還特別設有「東濱御殿」與「西濱御殿」這類御用行館,專門接待高級貴賓。而伊勢久雖不是御殿級別的設施,卻是宮宿規模最大的旅館之一,還被指定為「脇本陣」(作為本陣的輔助設施,用來接待諸侯與重臣)。據說來自西國的大名們,也曾在此留宿。

本陣與脇本陣:
本陣ほんじん 是江戶時代宿場町中最高等級的住宿設施,專門接待幕府官員、大名等身分顯赫的貴賓,是一種具有官方地位的指定旅館。
脇本陣わきほんじん 則是作為本陣的輔助設施,等級略低,但同樣只接待官員與重要客人。簡單來說,就是備用的高級官用旅館,並不對一般旅人開放。

不過,隨著江戶時代落幕,大名不再往返江戶,宮宿的地位也漸漸淡出歷史舞台。伊勢久曾一度因年久失修、維護困難而面臨被拆除的命運,幸好,最終由「蓬萊軒」接手保存與活化,才讓這棟建築得以延續生命,並於 1984 年被指定為名古屋市的有形文化財,是現今少數仍完整保留的宮宿建築之一,也成為見證東海道繁華歷史的重要遺跡

蓬萊軒接手經營,讓「伊勢久」重獲新生

蓬萊軒」集團接手後,在尊重文化財保護規範下活化再利用,一樓設置「喫茶 宮町」咖啡館,二樓則為高級日式料理「御料理 伊勢久 抱海樓」。不僅延續這棟老屋的生命,也讓更多人有機會透過餐食與空間,認識名古屋在地的歷史與文化。

空間特色:江戶木作與大正浪漫交織的美學

從吧台延伸過去,有一個精心設計的透天開放式庭園
從吧台延伸過去,有一個精心設計的透天開放式庭園

推開「喫茶 宮町」的大門,迎面而來的是滿滿的老屋溫度:保留自江戶時代的粗木樑厚實的門框洗石子地板,以及典型的江戶旅籠建築中常見的格子設計的門和窗框,既通風採光,又能保有適度隱私。牆面散發出土質斑駁的質感,加上挑高設計,整體氛圍寬敞而放鬆,工作人員也都非常親切(英文也能流暢的溝通),讓人一進門就立刻融入這個空間。

從吧台延伸過去,有一個精心設計的透天開放式庭園。這座小中庭巧妙地以象徵手法再現東海道的場景:像是「洗手石」代表熱田神宮、「石燈籠」呼應宮之渡、「牆面」則象徵鈴鹿山脈。既有巧思又不失傳統格局,為空間增添靜謐層次。

在古老的氛圍中,店內裝潢還融合了「大正浪漫」風格的和洋折衷美學。木質長桌、班卓椅、懷舊吊燈、西式掛畫與小擺設,共同營造出溫柔細膩又富層次的空間語言。許多細節都看得出店家的用心——像每張桌上的擦手巾會配合桌面色系、所使用的餐具是名古屋百年品牌 Noritake 骨瓷Laguiole 餐具,連水杯底部都刻有自家標誌。洗手間內選用 Aesop 的洗手乳,低調卻充滿質感,讓人感受到被溫柔的細心招待。

大正浪漫:指大正年間受西方影響興起的設計美學,融合和洋文化特色。
Noritake瓷器:來自名古屋的百年品牌,骨瓷質地細緻,為日本外交指定餐具之一。

二樓的御料理 伊勢久 抱海樓

進店門的左手邊,還有一個樓梯可以上來二樓
進店門的左手邊,還有一個樓梯可以上來二樓

在店裡坐了一會兒,很好奇二樓長什麼樣子,跟工作人員探詢可不可以上樓看看,由於當時二樓正在準備中,所以還沒開放,正感失望,沒想到工作人員提議專程帶我們上樓導覽(人真好!)。我們是坐專用電梯上樓的,在店門旁,還有一個樓梯可以上來。到了二樓要換拖鞋,工作人員親切地簡單導覽一下,就讓我們自由參觀。

由於二樓是預約制的日式料亭,主打高檔的日本懷石料理,風格沿襲著一樓咖啡廳的主要氛圍,精緻木作、格子窗、土牆與挑高結構;但佈置比較偏向餐廳,巨大提燈雪洞ぼんぼり日本傳統節慶中常見的燈具)、七寶紋樣燈飾,每一個照明裝置,都蘊含交通要道與宿場町的「迎賓」意象

最令人驚豔的是,其中一個包廂有幾個大型窗戶,直直面對著七里の渡し,可以看到古蹟塔樓和寬闊海域,視野非常好,在這裡用餐,光是環境就讓人覺得胃口大開了!據說上菜時,服務人員會為客人說明每一道菜背後的歷史典故或地方文化,會席料理中還不時會出現東海道或宮宿意象的創意擺盤、器皿和特別點心,讓客人邊吃邊品味歷史。


喫茶 宮町菜單

※ 以上菜單所列價格為 2025 年含稅價格,未來有可能因時間不同而有所調整。


喫茶 宮町 | 必吃推薦

這款布丁質地紮實、蛋香濃郁,甜度拿捏得剛剛好
這款布丁質地紮實、蛋香濃郁,甜度拿捏得剛剛好

這裡最受歡迎的餐點之一,是店家自製的「酥炸麵包(Fried Bread)」。它的靈感來自美國原住民的傳統料理,店家以愛知產小麥低溫發酵,炸出的麵包外酥內Q,帶有自然甘甜。但我們那天因為想留著肚子吃鰻魚飯,就沒點這個招牌點心,現在想想還是有點殘念。

酥炸麵包有甜鹹多種口味可選,像是搭配香草冰淇淋與蜂蜜的烤蘋果款,會用熱鐵板上桌,香氣四溢;也有結合半熟蛋、荷蘭醬與培根生菜的班尼迪克蛋版本,早午餐感十足。若想吃得更有飽足感,則可以選擇烤牛肉三明治款,厚實有料,搭配醃菜與芥末,鹹香開胃。除此之外,店裡還會不定期推出抹茶、起司、紅豆等季節限定口味,價格大多落在 ¥900~¥1500 之間。

我們那天點的是兩杯飲料跟招牌甜點之一的「宮町プリン」,真心推薦給喜歡昭和風硬布丁的人。這款布丁質地紮實、蛋香濃郁,甜度拿捏得剛剛好,焦糖醬是另外附上的,可以依自己口味添加。用叉子切下一整塊,布丁入口綿密滑順,焦糖微苦中帶香氣,吃起來復古又療癒,是好吃的味道。


其他料理與飲品推薦

  • 義大利麵類:如蝦仁羅勒番茄、吻仔魚與烏魚子蒜香義大利麵等。
  • 沙拉與輕食:包含生火腿沙拉、當季蔬菜與特調和風醬。
  • 飲品:現煮咖啡、拿鐵(使用 Noritake 骨瓷杯)、自製薑汁汽水、粉紅葡萄柚汁、自家製可樂、啤酒與白酒等。

店家資訊整理


結語

真的很推薦這家「喫茶 宮町」,不僅是蓬萊軒候位時可以來殺時間,更是一個可以好好放鬆、感受老屋溫度的地方。即使只是坐在吧台發個呆,或飯後再吃個布丁和炸麵包,這裡的氛圍都讓人覺得自在舒服。不但空間安靜,服務親切沒壓力,價格也合理。是會讓人記得、下次還想再來的那種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