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嗨!大家好,我是 Cassandre, 今天的『食不相瞞』,我們要來跟大家分享如何做出英國女王 The Queen 專屬的經典美味:英式司康(British Scones)。
對英國人而言,做為英式下午茶最重要的代表甜點,司康絕對有其經典不可侵犯的地位。 在英國,司康經常在中午前的 late morning 或下午茶時段以 Cream Tea 現身,也是大家熟知的三層點心盤的全套式點心組合的 afternoon tea 不可或缺的要角。
至於什麼是 Cream Tea 呢?有人直接翻譯成奶油茶,基本的組合就是司康、德文郡奶油 (clotted cream/德文郡凝脂奶油醬) 跟果醬, 然後再搭一杯沏好的熱茶,相信我,這個鐵三角的組合,簡單美味,令人思念不已呀!
☞ 想知道英式司康與美式比司吉的差別?
司康和比司吉在作法上,以及外觀看起來都蠻像的,但其實兩者口感以及風味上有明顯的區別。一般來說,英國司康多半是〝甜的〞,但美國南方的比司吉則是有〝淡淡的鹹味〞,不是甜的;如果印象中的比司吉是甜的,主要是因為外層塗上了一層蜂蜜(但早期KFC的比司吉是沒有預先抹蜂蜜的,而是額外提供果醬、蜂蜜包)。
再來就是司康的內部是柔軟偏向蛋糕的口感,比司吉則是有層次,像是麵包的口感。
作法與食材上其實也有明顯的不同,像是司康是有加雞蛋的,而比司吉是沒有的,司康不需要折疊麵團,比司吉則是要折疊等等。
雖然在英國,司康之於人們的飲食可說佔有一席不敗之地,但它其實使用的材料跟做法都簡單的不得了,是一道非常適合在家裡隨時動手作的小點心。 這次的食譜,我們復刻了英國女王前私人御廚(Darren McGrady)公開的配方和做法,但有減一點糖,食譜中也整理了一些製作傳統英式司康的小秘訣,並分享三種簡單經典又美味的吃法,有興趣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哦!
想在英式下午茶的世界裡探索更多經典甜點嗎?這裡幫你精選了幾款同樣簡單又迷人的食譜:
濕潤香甜、風靡歐洲的經典:胡蘿蔔蛋糕(the classic carrot cake)
鬆軟細緻、最具代表性的英國古早味:維多利亞蛋糕
輕盈無油、綻放春日氣息的小點:水仙花蛋糕
酸甜果香與堅果交織的經典英式糕點:英式藍莓貝克威爾蛋糕
瑞典必嚐、IKEA人氣的無麩質甜點:杏仁奶油派
傳統英式司康食譜與做法

傳統英式司康的食材表
切模尺寸:直徑 5.3cm,份量:約 6~7 個司康
- 中筋麵粉 210g
- 細砂糖 50g
- 一小撮鹽
- 無鋁泡打粉 8g
- 冰凍的無鹽奶油(butter/黃油) 55g, 切小塊
- 冰的全脂牛奶 85ml
- 冰的雞蛋 半顆, 打散
- 另外準備一顆蛋黃來刷表面
使用我們的甜點熱量與營養標示計算機,查看這個食譜的營養標示資訊。
傳統英式司康做法步驟
- 準備一個大盆,將中粉、糖、泡打粉與一小撮鹽過篩,攪勻
- 加入冷凍的奶油,雙手先沾滿麵粉,用麵粉蓋住奶油,然後用指腹隔著麵粉均勻地搓揉奶油,切記用手指而不是掌心,還有就是皮膚不要直接觸奶油,搓到像麵包粉或砂礫般鬆散的程度就可以了,送進冰箱冷藏 5-10 分鐘 (搓揉過程中若覺奶油融化就要停手,先冷藏)
- 蛋液部份只需要半顆蛋的量,所以把一顆雞蛋打散打勻,並平均分成兩半
- 加入半顆蛋的蛋液,以及一半的冰牛奶,一開始不要牛奶全下,要慢慢分次加,過程中不要揉壓麵糰,只要把乾料跟濕料充份混勻即可
- 繼續加入冰牛奶,這時不用在意麵糰是否光滑,而且千萬不要揉壓,以免壓實了,牛奶的量不一定要加完,只要麵糰完全成形成糰就可以
- 揉麵板上灑一點麵粉,把麵糰放到案板上,此時可以很輕的揉幾下,把麵糰稍微整型, 整到麵糰厚度約2.5分公左右
- 把司康切模沾粉,然後在麵糰壓出厚圓塊狀,在上面塗上均勻的蛋黃液
- 烤箱預熱 180°C,烘烤20-22分鐘,實際時間以自家烤箱為主
- 出爐後,把司康置於冷卻架上放涼,吃的時候可以搭配德文郡奶油跟果醬一起享用
詳細的製作步驟可參考影片:復刻英國女王御廚傳統英式司康
製作傳統英式司康常見問題與注意事項
雖然司康看起來簡單,但常常因為一些小細節沒注意,結果就烤得不如預期。以下整理出在實際烘烤時最容易遇到的狀況,幫助大家都能一次就做出又高又漂亮、口感鬆軟的傳統英式司康。
為什麼我的司康總是長不高,烤出來扁扁胖胖的?
這和奶油、濕度、還有切模方式都有關。奶油一定要保持冰涼,搓到像沙子顆粒就好,不能融掉。切模的時候要直上直下,不要轉動,不然側面會被「封住」,司康就長不起來。如果覺得烤出來往旁邊攤開,有可能是麵糰太濕,多餘的水分會讓它橫著發展。照這樣的做法進烤箱,就能看到更漂亮的高度和裂痕。
為什麼司康吃起來又乾又硬,有時候裡面還濕濕黏黏的?
太乾太硬通常是因為你把麵糰攪拌或搓揉太多,麵筋一旦被拉出來,成品就會結實沒有鬆軟感。只要拌到成糰就好,不用追求表面光滑。反過來,如果覺得裡面濕濕的,有可能是牛奶加太多,或者烤箱溫度不夠高。這時可以稍微調高溫度,或多烤幾分鐘,讓內部完全定型。
做司康時材料一定要冰嗎?溫度真的有那麼重要嗎?
真的很重要。司康的口感全靠「冷」來維持。奶油、牛奶、雞蛋最好都要冰冰的,用具也能先放冰箱降溫。這樣在操作時奶油才不會太快融化。總結兩個關鍵就是:奶油不能融、麵糰不要過度揉,這是司康成功的關鍵。
做英式司康時麵糰需要折疊嗎?
很多人會看到有些食譜建議麵糰要折疊幾次,好像能增加層次感。不過其實傳統英式司康並不需要折疊。只要一開始把冰奶油正確地搓進麵粉,混入適量的濕料,不要過度揉壓麵糰,保持它鬆弛,再加上切模時直上直下不轉動,出爐後自然就會有漂亮的裂口和層次感。
看到網路上有些食譜會加入折疊步驟,這並非錯誤,有可能是受到美式比司吉影響的做法,不過這並不是傳統英式司康的必要步驟。
為什麼我的司康表面顏色不均勻,底部還容易烤焦?
蛋液只要刷在頂面就好,不要刷到側邊,這樣顏色才會均勻,上升也不會被限制。至於底部太焦,可以在烤盤下多墊一張空烤盤當「隔熱墊」,或者把司康移到烤箱中上層,火力就不會全灌在底部。
壓模的時候可以轉一下嗎?這樣會不會影響司康膨脹?
壓模的時候千萬不要轉動。原因在於要保持司康側邊的切面完整、鬆散,這樣在烘烤時,內部產生的水蒸氣和泡打粉釋放的氣體才能垂直向上推動麵糰,讓它順利長高,並自然形成漂亮的裂縫。
如果在壓模時旋轉,模具會摩擦拉扯麵糰的斷面,讓原本鬆散的結構被壓緊甚至「拉絲」。一旦邊緣被壓得密實,就像被封死一樣,氣體很難往上頂開,結果就是司康容易扁平、發不起來,側邊也缺乏應有的層次與開口,甚至會出現邊緣毛邊或不均勻的裂痕,影響外觀與口感。
簡單來說,只要記得壓模要直上直下,才能保留麵糰內部微細的空隙與分層,讓氣體有出口,司康自然就會往上膨脹,烤出來的外型也會更好看。
奶油要切小丁還是用刨絲比較好?
兩種方式都可以。切丁快速搓到沙粒狀是最常見的做法。如果廚房很熱,先把奶油冷凍後刨絲會更方便,能延長操作時間,也比較均勻。不管是切丁、刨絲,或是用料理機像做沙布列麵團那樣操作(像是沙布列南特酥餅(Sablés Nantais)食譜中的做法),最重要的重點都是「溫度」。在整個過程中一定要避免奶油融化(甚至不要太軟化),奶油質地越冰越硬越好。如果發現奶油開始變得有點軟或帶融化感,就先停手,把麵糰送進冰箱冷藏,或直接冷凍幾分鐘,等它重新冰硬後再繼續。保持冷硬的奶油,才能在烤箱裡蒸發形成細小空隙,做出司康特有的鬆軟層次。
切下來的邊角麵糰可以重新壓嗎?會不會變硬?
可以再壓,但盡量不要重複太多次。把邊角料輕輕聚在一起再壓模就好,如果來回搓揉太多次,麵筋就會變得太強,司康就容易變硬。
烤好的司康要怎麼保存?隔天吃要回烤還是用微波?
司康最好吃的時間就是出爐後的4~6小時。如果隔天要吃,用 140~150°C 回烤幾分鐘最能恢復酥香。完全冷卻後也能冷凍,吃的時候不用退冰,直接送進烤箱就好。建議別用微波,因為外皮容易回濕,口感會被破壞喔!
Cream Tea 的吃法有規矩嗎?果醬要先還是後?司康要用手撕還是用刀切?
這一直是英國人爭論不休的經典話題。在 Cornwall(康沃爾),傳統做法是先抹果醬,再加 clotted cream(德文郡奶油);而在 Devon(德文郡),則剛好相反,他們會先抹奶油,再抹果醬。這兩種方式都沒有對錯,只是地域文化不同,反映了英國各地對 Cream Tea 的偏好與特色。前御廚 Darren McGrady 曾透露,伊莉莎白二世女王本人偏好 Devon 式的吃法,也就是先奶油後果醬,而且她一定會用手將司康撕開,而不是用刀切,這被視為皇室的優雅規矩。
事實上,多個英國媒體與下午茶指南都推薦「用手撕司康」。理由很簡單:司康的結構鬆散,用手撕能保留內部的鬆軟層次,不會像用刀切那樣把麵糰壓實;同時自然裂開的表面也更方便抹奶油和果醬,更貼近傳統英式下午茶文化。通常建議把司康橫向撕成兩半,再逐片塗抹享用。如果司康比較紮實密實,用刀切也無妨,但在正統的英式文化裡,標準的鬆軟司康還是建議用手撕開,這才是最經典的吃法與體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