嗨!大家好,我是 Cassandre, 今天的『食不相瞞』要跟大家分享一款好吃又有特色的巧克力甜點:法式巧克力磅蛋糕(Gâteaux De Voyage Au Chocolat, chocolate pound cake)。
我們真的超推薦大家一定要試試這道食譜,不同於傳統的巧克力磅蛋糕就是加了可可粉來變化味道,這道食譜以更濃醇的巧克力甘納許取代可可粉,並拌入了巧克力塊,一次到位地把巧克力風味再度提升,再佐以杏仁粉創造出堅果的香氣,讓整體口感膨鬆濕潤。
最最重要的是,蛋糕底部的珍珠糖極具巧思,與麵糊一起烘烤後意外形成了鬆脆爽口的酥糖效果,很類似日本知名的福砂屋五三燒底部鋪上的那些三目糖,畫龍點睛的味覺口感,讓人會心一笑,想要拍手叫好(笑)。
這次的食譜,靈感來源跟我們之前做的 法式焦糖烤布蕾 (Crème Brûlée) 一樣,都是參考了法國甜點大師的 Philippe Conticini 的配方,但此回我們做了很大的修改,好讓大家可以更輕鬆的在家完成,例如:以杏仁粉取代比較難買的榛果粉;用70%的苦甜巧克力取代純黑黑巧克力跟牛奶巧克力,減少備料的繁鎖等,雖然食材會多一點,作法倒是不難,但出來的味道絕對值得回票價,而且極具特色也很創新,至少我們在外面幾乎沒吃過類似的口味,喜歡巧克力風味的你,一定要試做看看。
一併推薦給喜歡磅蛋糕的朋友:
檸檬磅蛋糕
糖煮洋梨磅蛋糕
法式週末蛋糕(經典法式磅蛋糕)
巧克力香蕉磅蛋糕
酒漬果乾磅蛋糕
巧克力大理石蛋糕
法式巧克力磅蛋糕的做法與食譜
法式巧克力磅蛋糕的食材表
烤模尺寸:長17cm, 寬 8cm, 高 6cm
☞ 巧克力甘納許
- 苦甜巧克力(70%) 58g
- 無鹽奶油 65g
☞ 巧克力磅蛋糕麵糊
- 黃砂糖 70g
- 杏仁粉 85g
- 麵粉 38g
- 泡打粉 1.5g (約0.4茶匙)
- 蛋黃 1個 (約18-19g)
- 全蛋 1個 (約55~58g)
- 鮮奶油 20g
- 鹽 1g
- 70%苦甜巧克力 65g
- 蛋白 85g
- 珍珠糖 15克
使用我們的甜點熱量與營養標示計算機,查看這個食譜的營養標示資訊。
法式巧克力磅蛋糕做法步驟
- 在模具裡均勻塗上適度軟化的奶油(butter),然後灑上麵粉,再抖掉多餘的粉,送進冰箱冷藏備用
- 來做巧克力甘納許,料理盆裡加入58克巧克力跟奶油(butter),另外在小鍋裡加1/4的水,以中火煮到小滾後轉小火,把料理盆架在小鍋上 (盆底不要碰到熱水),以隔水加熱的方式將巧克力跟奶油融化,同時不停攪拌來混合均勻
- 把做好的巧克力甘納許從爐上移開,讓它稍微降溫
- 接著取另一料理盆,倒入杏仁粉跟黃砂糖混合均勻;把蛋黃跟一顆全蛋打散,然後加入杏仁粉混合物裡,用刮刀以切拌法混勻
- 加入巧克力甘納許和鮮奶油 (whipping cream),一樣用刮刀混合均勻
- 將鹽、中筋麵粉和泡打粉過篩並加入,然後用切拌法把乾濕料混勻即可,不要過度攪拌,拌好的麵糊會有有點厚重感
- 將65克的巧克力碎加入麵糊中,混合均勻
- 以打蛋器攪打室溫蛋白,將原本濃稠且有黏性的蛋白打鬆打散,取而代之的是產生了白色的泡泡即可,不需要打成像蛋白霜那樣有彈性綿密的氣泡,只要讓蛋白變的膨鬆即可
- 把打過的蛋白加入麵糊裡,用橡皮刮刀輕輕拌勻,動作不要太用力或太快,以免破壞蛋白裡的空氣泡泡
- 在模具底部灑上珍珠糖,倒入麵糊並稍微抹勻,在表面的中間劃一刀幫助裂口
- 烤箱預熱180°C,烘烤50分鐘 (若成品口感偏乾,可以減少兩、三分鐘)
- 出爐後,放在層架上冷卻15分鐘後再脫模,完全放涼後裝入密封盒裡,或用保鮮膜密封起來,這樣可以減緩蛋糕水份流失,可室溫保存3天,或送進冰箱冷藏,賞味期限約一周
詳細的製作步驟可參考影片:法式巧克力磅蛋糕
製作法式巧克力磅蛋糕常見問題與注意事項
這款法式巧克力磅蛋糕(gâteau de voyage au chocolat),雖然做法難度不高,但還是有一些要留意的地方,以下我們整理出幾個常見問題和容易忽略的地方供大家參考:
製作巧克力甘那許,隔水加熱時為什麼要強調鍋底不要碰到熱水?
在製作巧克力甘那許,最常見的做法就是以隔水加熱的方式來融化巧克力(或是一並融化奶油),這個過程雖然很簡單,但是加熱的溫度卻經常是破壞甘那許的那個主要兇手。 因為巧克力並不是很耐高溫,所以在隔水加熱時,上盆(就是放巧克力的盆子),最好選用玻璃的料理盆,因為比較厚,傳熱也不會非常快。這樣可以慢慢地、安全的讓巧克力融化,一但巧克力完全融化,就立即離火。
如果上盆選用導熱效率高的金屬盆來加熱,那麼溫度提升的速度會很快,這樣就很容易讓巧克力燙傷,或是油水分離。 再來就是,即便使用玻璃(或導熱沒有那麼快的容器),也要小心,隔水加熱時,盆底不要貼著熱水,或是直接泡在熱水裡,同樣也是因為這樣溫度升高的效率太高,很容易會失敗。 除非是很有經驗的baker(有些大廚是使用銅鍋來隔水加熱 ,><),不然建議慢慢升溫會比較安全,巧克力也是很貴的食材呀!
我的麵粉看起來沒有結塊,為什麼還要過篩?
理論上,一般市售的麵粉在出廠時,都是會先過篩才販賣。但是麵粉原本就是很容易結塊的食材,很多細小的結塊不太容易用肉眼發現,用手指輕輕去搓的時候,就會感受到這些細小的粉團,尤其在台灣或是濕度高的國家,麵粉使用前最好都是先過篩再用比較細緻。 在日本有些烘焙師認為,過篩時,篩網要拿的稍微高一點,這樣過篩不僅可以讓麵粉更細緻,也更容易讓空氣跑入麵粉中,烤出來的蛋糕就會更輕盈。 泡打粉也是一個非常會結塊的食材,如果不特別過篩讓他細緻化,那麼就不容易跟麵粉混勻,成品就容易吃到苦苦的味道(泡打粉的細小結塊)。
麵糊混合時為什麼要用切拌法?
通常在做蛋糕麵糊的時候,食譜都會強調「不要過度攪拌」,因為麵糊過度攪拌,很容易讓麵糊出筋(麵粉碰到水分就容易出筋),特別是有些蛋糕的食譜是需要加入蛋白霜的(像是戚風蛋糕),過度攪拌會讓蛋白霜消泡,空氣都被攪拌時打出麵糊了會使得蛋糕烤出來的質地過於緊密,失去蛋糕的蓬鬆或輕盈口感。 那麼為了避免『過度攪拌』,又要『充分均勻』,切拌法就是平衡這兩種要求的最好手法。用刮刀輕輕的切下去,接觸麵糊的面積最小,然後輕輕的從底部往上翻,來回幾次讓食材均勻,這樣就能在不出筋、不消泡的前提下,完成一個理想的蛋糕麵糊。
蛋白為什麼要另外秤重?
這款蛋糕的配方非常精準,使用了「1 顆全蛋 + 1 顆蛋黃 + 85g 蛋白」的組合。為了讓比例準確、穩定成功,蛋白需要另外秤出 85g,不建議隨意以顆數取代。若使用不準確的蛋量,會影響麵糊濃稠度與烘烤後的結構,讓蛋糕過濕或過乾。
烤模要怎麼處理才不會沾黏?
影片中示範了標準的防沾做法:先在烤模內均勻抹上一層奶油,再撒上一層薄薄的麵粉,最後放入冰箱冷藏備用。這樣不僅有助於烘烤時蛋糕脫模順利,也能讓邊緣烤得更均勻漂亮,是非常實用的小技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