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朗尼食譜與做法:美式經典酥皮軟心巧克力布朗尼,試過一次就回不了頭了

美式經典巧克力布朗尼
美式經典巧克力布朗尼

嗨!大家好,我是 Cassandre,今天的『食不相瞞』,我們來烤一盤無人不愛的美式經典:布朗尼(Fudgy Brownies)。

布朗尼是源自於 19 世紀末的芝加哥,據說最早是針對女士所設計的一款蛋糕型的甜點,但是流傳到今天,布朗尼已經變成了一個相當獨特的存在,既不算蛋糕,也不算餅乾,硬要分類的話,布朗尼就是布朗尼類的甜點,自成一格,旗幟鮮明

不過在一開始的時候,布朗尼是不含巧克力的喔(驚),是到了20世紀初,才開始一步步轉變成現在的這種以巧克力為主,相對少量麵粉,軟糯如膏狀的內裡,上面有著一層薄薄的酥皮的這種酥皮軟心布朗尼

最經典的吃法,就是搭配一球冰淇淋,佐著溫熱的布朗尼一起吃,更邪惡的吃法,還會淋上不少的巧克力醬或焦糖醬,基本完全是螞蟻人的最愛(笑)。 除了溫熱享用,也有很多朋友喜歡冰冰的吃,或是撒一點點鹽之花(海鹽),搭配黑咖啡或茶、牛奶,平衡布朗尼的甜,一口下去,生活裡的所有壓力頓時消散。

推薦給巧克力控的甜點食譜:法式巧克力磅蛋糕、一上桌就秒殺的 巧克力閃電泡芙、外酥內流心的巧克力熔岩:熔岩巧克力蛋糕、這個古典巧克力蛋糕真的是最好做、最好吃也最優雅,堪稱是法國版的布朗尼:法式古典巧克力蛋糕,還有這個會讓你重新愛上這個世界的 法式濃情熱巧克力

巧克力布朗尼是很多朋友的最愛喔,隨著作法上的不同,布朗尼也有著蠻多的款式,而其中酥皮軟心的布朗尼,則有著相當廣大的鐵粉支持,這種布朗尼的作法非常簡單,材料也不複雜,基本上就是一個料理盆,把材料往裡面加加加、攪攪攪,完全一盆料理,從頭做到底,然後拿去烤就完成了,很適合在家動手作,大家一定要試試看。


布朗尼食譜與做法

製作布朗尼所需的食材
製作布朗尼所需的食材

布朗尼的食材表

模具尺寸:18X18X5 cm 方形小烤模(可切出九塊6*6公分的布朗尼), 份量:約 9 人份

  • 無鹽奶油 85克
  • 70% 苦甜巧克力 100克
  • 無糖可可粉 15克
  • 細砂糖 100克
  • 黑糖(或二砂/黃砂糖) 50克
  • 香草精 8克
  • 鹽 1/2茶匙
  • 蛋 2顆
  • 中筋麵粉 40克

使用我們的甜點熱量與營養標示計算機,查看這個食譜的營養標示資訊。

酥皮軟心布朗尼做法步驟

  1. 先將巧克力分成兩部分切碎,60g 做甘納許,40g拌入麵糊
  2. 將奶油以中火加熱融化,然後趁熱淋在60g的巧克力碎塊上,靜置兩分鐘,接著攪拌至完全融合滑順(巧克力奶油甘納許)。
  3. 起一中大型的料理盆,打入兩顆雞蛋,加入白糖和黑糖(黑糖可以用二砂/黃砂糖替代),以打蛋器打發。
  4. 蛋糊要打發到膨鬆顏色變白。
  5. 加入鹽與香草精,拌勻。
  6. 加入巧克力甘納許,拌勻。
  7. 篩入麵粉和可可粉,輕拌(Fold)到看不見乾粉即可,不要過度攪拌。
  8. 最後將40g的巧克力碎塊拌入,麵糊即完成了。
  9. 將烤模底部與四面抹上Butter,鋪上烘焙紙,同時烘焙紙的底部也要抹上Butter(這樣布朗尼就不會沾黏)。
  10. 烤箱預熱 180° C,烤20分鐘。
  11. 烤好後,把布朗尼留在烤盤上完全放涼,即可切片享用

詳細的製作步驟可參考影片:美式經典 酥皮軟心布朗尼

製作酥皮軟心布朗尼常見問題與注意事項

美式布朗尼口感濃郁、濕潤、香甜,作法雖然簡單,但在烘烤溫度、甜度調整與部分細節上,仍有一些小技巧與注意事項,能幫助成品更穩定、風味更佳。以下整理出常見疑問與提醒,讓你在家也能順利做出理想口感的美式布朗尼。

沒有布朗尼專用的淺烤盤,可以用一般的烤模嗎?

烤布朗尼最好是使用較淺的烤盤,避免用一般的蛋糕模來烤,因為一般的蛋糕模都有一定的深度,一方面這樣烤出爐,布朗尼會變得很厚,外觀上不討喜,也不容易烤到適當的外酥內軟的程度。

再來就是更重要的,如果烤模太深,填入的麵糊比較淺,這樣在烤的時候麵糊的上方會堆積過多的濕氣散不掉(被困在烤模中),這樣布朗尼的表面就不容易形成那層薄薄的漂亮又帶有光澤的酥皮

所以盡可能使用較淺的烤盤效果會比較好喔!

布朗尼出爐後,為什麼沒有漂亮的酥皮呢?

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惑,就是『布朗尼』的那層酥皮是怎麼來的
也一定有很多朋友有過這樣的經驗,有時候烤出有酥皮的布朗尼,好開心喔!可下次再烤,酥皮又不見了,表面變得坑坑洞洞的?

布朗尼的表層酥皮,最主要是來自蛋白、糖以及「乾燥」,這幾項因素缺一不可喔。

打發的蛋白,會讓成品的表面形成一層薄皮,就像是『馬卡龍(Macaron)』、或是我們之前做過的『巧克力雲朵蛋糕』、『帕芙洛娃』、『世界最好的蛋糕』等等,這些糕點都有一個共通性,就是表層都是蛋白霜形成的酥皮,所以在製作過程中,蛋糊一定要打發到蓬鬆泛白的質地有助於酥皮的形成

糖要留意的部分,就是盡可能地讓糖能夠溶解,如果在進烤箱前,麵糊中還有很多糖的顆粒,沒有溶解於麵糊,那麼酥皮也不容易形成。
要讓糖能夠適當的溶解,除了足夠的攪打溫度也很重要,再倒入巧克力甘那許時,這個甘那許必須要維持一定的溫度,一方面讓甘那許有足夠的流動性易於混勻,另一方面,就是利用甘那許的溫度,將剩餘還沒有溶解的糖繼續溶解。如果拌勻後,用手指頭沾一點麵糊,搓一下,最好是感覺不出明顯的糖粒感,這樣才容易形成酥皮。

乾燥的部分,就是雖然布朗尼麵糊本身的液體不多,大多是油脂(奶油、巧克力油脂、蛋黃),而少部分的液體則主要來自於蛋白(蛋白的成分大部分都是水),烘烤時,這些液體會蒸發,等都蒸發掉了以後,透過蛋白霜、糖的交互反應,就形成酥皮了。這也就是為什麼前一點在烤模的部分提到的,如果烤模太深,麵糊表面距離烤模的上緣還留有很多空間,或是鋪上了烘焙紙,烘焙紙的高度拉得太高,這樣麵糊蒸發出來的濕氣會困在麵糊的表面,蒸氣散不去表面就不會乾燥,不乾燥,就沒有酥皮

烘烤溫度應該怎麼設定?

我們這次的食譜是以180°C烤20分鐘,這是一個適合大多數家庭烤箱的基準值。
不過由於每台烤箱都有自己的性格,建議大家可以先用這個設定為起點,依照自家烤箱的實際狀況,微調烘烤時間,以確保布朗尼表面有酥皮、中心濕潤、邊緣熟成適中。

如果想減糖,有什麼建議的做法?

若希望降低甜度,建議採用5克、5克的減法,即每次將糖量減少5克,再依個人口感測試。這樣可以避免一次性大幅減糖導致口感與結構出現問題,並能循序漸進找到自己喜歡的甜度平衡。 另外,這次的食譜中,使用了兩種糖,一種是白砂糖,一種是黑糖(或是黃砂糖),如果要減糖的話,可以兩種按比例一起減,不然就只減白砂糖,因為黑糖可以提供更多的濕潤感。

布朗尼食譜與做法影片